10月20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市政府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張文獻,市衛健委、市商務局、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參加發布會,通報我市疫情防控相關工作情況,并就廣大市民關注的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我市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
市政府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張文獻通報了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總體情況。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貫徹“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在省疫情防控指揮部正確領導和省工作組專家科學指導下,實施提級指揮、扁平化管理,不分晝夜,組織資源,調度協調,有力有序有效落實醫療救治、流調溯源、核酸檢測、隔離管控等各項處置工作,全力阻斷疫情傳播風險,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一是加快提升核酸檢測能力。按照“快、嚴、實、準”工作要求,嚴格采、送、檢、報各環節規范操作,全力保障核酸檢測“應檢盡檢”,達到了地級市24小時內完成核酸篩查的要求,全力跑出了抗疫“加速度”。二是加快流調溯源。堅持擴面、加深、提速、閉環,綜合運用大數據、信息化等手段,突出快速精準、追根溯源,精準、科學、全面開展流調工作,以最快速度排查各類風險人員,確保應管盡管、應隔盡隔 。三是全面強化社會面管控。堅持群防群控、聯防聯控,充分發揮社區網格員、樓長、下沉黨員干部和志愿者的作用,嚴格落實封控區各項管控措施,管住人員流動,嚴防疫情傳播,以最小代價實現最好效果。同時,時刻關注急危重癥等特殊人群和重點人員的就醫需求,暢通訴求渠道,最大限度服務群眾。四是加大重點地區來(返)撫人員排查管控力度。強化公安大數據篩查、社區網格化排查和域外來(返)撫人員的主動報備,對排查出的涉疫重點人員第一時間落實管控措施,及早發現并消除風險源、風險點,防止疫情輸入和傳播。五是保障市場生活必需品物資供應充足。全力做好糧、油、肉、蛋、菜等生活物資供應和急需藥品保障,嚴厲打擊哄抬物價行為。目前,我市市場總體運行平穩,生活必需品儲備充足、價格穩定。六是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先鋒模范作用。下發《關于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戰斗堡壘、先鋒模范作用的通知》《致市直機關干部疫情防控倡議書》,組織5516名市直機關干部、2247名城市社區工作者、3134名村“兩委”委員日夜奮戰,與病毒賽跑,確保了各項措施從嚴從實從細有效落實。
當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張文獻表示,10月19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了關于有序解除部分區域靜態管理的第18號通告,撫順縣、新賓滿族自治縣、新撫區、望花區、東洲區已從20日4時起解除靜態管理,但病毒依然存在,戰斗還要繼續,容不得絲毫麻痹大意和盲目樂觀。特別是解除靜態管理區域的單位、市民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對違反相關規定的單位和個人,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動態優化防控措施,牢牢守住不發生疫情大規模反彈底線。希望廣大市民認真做好個人防護,共同守護美好家園。
嚴防疫情傳播擴散風險
市衛健委相關負責同志通報,截至10月19日24時,我市累計報告34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21例本土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目前已有4例治愈出院。持續加強流行病學調查。在疫情應急處置過程中,公安、疾控、工信等部門協同聯動,發揮“三公(工)”工作機制作用,與來自省疾控中心的20名流調專家共同做好流調溯源,及時排查風險人群和隔離管控等各項工作。全面做好核酸檢測工作。全市設立1170個核酸采樣點,10月9日起連續11天開展高質量核酸篩查,截至10月19日17時,采樣1241.77萬人次。期間,來自省內沈陽、大連、本溪、丹東、錦州、遼陽的139名核酸檢測隊員以及6輛核酸檢測車支援我市,同我市100名核酸檢測隊員和4輛核酸檢測車共同組建核酸檢測基地,做到應檢盡檢、篩干撈盡,堅決排除社會面傳播風險。精準流調,規范隔離,切斷病毒傳播途徑。及時調整中高風險區??茖W有序開展醫療救治。市傳染病醫院作為我市定點醫院,于10月9日全面騰空開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全市所有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均由負壓救護車閉環轉運至市傳染病醫院。將市第二醫院臨時改為“黃碼醫院”,負責中、高風險區和隔離場所核酸檢測陰性但罹患其他疾病的人員就醫。下一步,暫時保留市第二醫院為“黃碼醫院”,為風險區域內患者就醫提供醫療服務。解除靜態管理區域內的市管醫院全面恢復診療工作,急診、急救服務24小時提供。參與全市核酸采樣的醫務人員經過休整后將逐步返崗。在此,提醒到醫院就診的市民,主動測溫、掃碼、佩戴口罩,并出示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全力保障市民基本生活需求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同志針對我市生活物資保障工作情況進行了通報。疫情發生以來,我市立即啟動市、縣(區)兩級應急保供體系。從供給情況看,全市共調入各類生活必需品516車次、3780噸,累計發放蔬菜包和水果包33萬個,有效滿足了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從存儲情況看,現有庫存糧油可供市區居民消費7天以上,蔬菜、豬肉可供消費3天以上,雞蛋可供消費兩天以上,生活物資比較充足。目前,我市已經建立了從貨源組織、分裝打包、車輛運輸到居民配送的全鏈條保供配送體系。一是優先保障生活物資運輸車輛證件發放,累計投入配送車輛373臺;二是全力打通居民配送最后100米,指導四個城區建立了“一人一樓,一樓一群,一天一問,一接一送”的社區網格化配送工作機制;三是重點關注偏遠地區和行動不便老年群體物資配送,通過采取不同方式,有效解決了困難群眾生活保障問題。密切關注熱點保供輿情變化,建立了專班統籌、市區聯動的工作機制,通過統籌調度、協調對接、聯合打擊、警告約談等一系列舉措,有效解決了個別生活物資囤積、積壓、滯銷,部分蔬菜包品質不高、價格過高等一系列社會輿論熱點問題。下一步,將按照相關要求部署,持續做好生活必需品供應和商貿流通企業復工復市等相關工作。
持續鞏固社會面管控效果
市公安局相關負責同志通報,市公安局充分發揮疫情防控生力軍和維護安全穩定主力軍作用,持續強化社會面管控,減少人員流動。進一步優化城市交通管控格局。按照“保運輸、保暢通、保供應”的要求,統籌研究全市道路交通卡口布局,并實現了全市道路堵卡部位無線電臺組網,第一時間發布市防指道路通行政策,協調通行保障問題,最大限度保證防疫物資、人員通行順暢。持續鞏固社區管控效果。3600名警力深入社區管控一線,特別是按照省督導組和市防指要求,從10月16日起由公安牽頭社區靜態管控職責,重新理順公安統籌,民政、商務、住建牽頭負責,屬地黨委政府主責的“最嚴社區管控”組織體系,在每個社區、居民小區均成立公安民警+民政+社區干部+物業+志愿者的管控隊伍,持續做好居民的服務保障。同時,將社區管控工作延伸到街面,組織巡邏力量宣傳、巡查、勸返小區流出人員。啟動全時空社會面巡邏防控工作。對全市四個主城區劃定70個巡邏區域,投入制式巡車70臺、日均巡邏警力300余人次,對主要街路、社會面進行全覆蓋動態巡邏。抽調精干力量,對通行流動壓力較大的8處渾河橋梁設置巡查卡點,查驗過往人員通行證明,嚴控無關人員跨區無序流動。對需要緊急救助的人員,及時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救助。規范疫情防控治安管理秩序。堅持文明規范包容執法理念,積極宣傳法律知識,引導廣大群眾自覺遵守疫情防控規定。對個別無視法律法規要求、恣意擾亂公共秩序、嚴重破壞疫情防控管理秩序的行為,堅決果斷予以依法處理。提示市民要自覺遵守疫情防控規定。對無視法律規定、嚴重威脅全市疫情防控安全的行為,公安機關將堅持從嚴從快原則,堅決依法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