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 id="ux9m7"></th>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發布機構: 撫順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2-07-14
        信息名稱: 撫順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撫順市深入推進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 三年行動 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
        文號: 撫政辦發〔2022〕25號 發布日期: 2022-07-15

        撫順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撫順市深入推進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 三年行動 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



        撫順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文件




        撫政辦發〔2022〕25號

        image.png


        撫順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撫順市深入

        推進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 三年行動

        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撫順市深入推進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撫順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7月14日

        (此件公開發布)



        撫順市深入推進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按照市第十三次黨代會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立足建設“五個撫順”,深入實施《撫順市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3年)》(撫委辦發〔2021〕8號),制定本方案。

        一、重點任務和目標

        堅持“工業立市、工業強市、產業興市”,以工業振興助力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積極融入全省3個萬億級產業基地,加快發展“六大產業”,壯大先進裝備制造業、石化和精細化工產業、冶金新材料產業等產業規模,強化科技創新引領,持續優化產業結構,不斷增強產業綜合競爭力。重點扶持我市高端精細化工產業、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冶金高端新材料產業、煤矸石綜合利用產業、新型清潔能源產業、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產業6個優勢產業。

        力爭到2025年,著力打造1000億石化和精細化工產業基地、500億冶金新材料產業基地、100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

        (一)改造升級“老字號”。

        1. 推動老企業智能升級。聚焦石化、鋼鐵、裝備、輕工、紡織等5個領域,推動規模以上工業老企業全面實施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實現業務、數據和設備上云上平臺。到2024年,重點推動石化、冶金等關鍵生產線數字化改造,推廣數字化改造場景應用模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75%,建成10個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

        專欄一 老企業智能升級重點領域

        石化行業。推動企業對精餾、加氫、聚合、催化、氧化等生產制造單元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提高溫度、壓力、液位、流量等生產參數計量精度和產品質量數據監測采集能力,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穩定性。

        鋼鐵行業。推動鋼鐵企業部署熱成像儀、壓力傳感器等智能化終端,整合現有信息系統,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和大數據中心,提高數據匯聚和建模分析能力,加快建設涵蓋礦山、焦化、煉鐵、煉鋼、軋鋼等全流程的數字化工廠。

        裝備行業。加快工程機械、石油裝備、礦山裝備等傳統優勢行業現代制造能力提升,推廣應用數字技術、更新數控加工設備、優化工藝流程,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推廣機器換人,提升成套裝備集成應用能力,提高裝備使用增值服務水平。

        輕工行業。提升生產線和倉儲物流智能化水平,推動企業普及應用自動化加工生產線、分揀機器人、包裝機器人、在線監控檢測等生產工藝設備,以及智能搬運機器人、無人搬運車、射頻識別技術、智能立體倉庫等倉儲物流設備。

        紡織行業。加快傳統生產線更新迭代,推進數字賦能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全流程,支持工業濾布行業龍頭企業建設運營工業互聯網創新平臺,帶動行業整體提質升級。

        2. 推動老企業服務化轉型。圍繞工業設計、定制化服務、網絡化協同等方向開展服務化轉型,推廣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和服務化延伸等應用模式。鼓勵石化、冶金、裝備等傳統重點企業發揮自身優勢,向上下游服務延伸,為行業提供專業化服務。推動工業濾材、木制品加工等傳統行業加快創新平臺建設,采用新技術新模式整合產業上下游資源,提供全行業協同設計、柔性制造服務。

        專欄二 老企業服務化轉型重點領域

        工業設計服務。按照制造業設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計劃,組織永茂建機等重點企業積極申報國家及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做好促進工業設計發展相關政策解讀,鼓勵老企業通過加強自身工業設計體系建設、培養專業技術高級人才及購買工業設計服務等方式,提升工業設計能力。

        定制化服務。綜合利用5G、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數字化設計與虛擬仿真系統,推動企業改造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建立產品多樣化和定制化的生產模式。推進生產制造系統的智能化、柔性化改造,增強定制設計和柔性制造能力。

        網絡化協同服務。推進增材制造、木制品加工、工業濾材等細分行業的優勢企業,利用行業引領能力,建設運營互聯創新平臺,加快行業網絡化協同能力建設,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

        3. 推進老設備更新改造。圍繞變壓器、電機、風機、工業泵等重點用能設備,開展節能監察和診斷服務,促進企業實施節能技術改造,淘汰更新高耗能低效率落后設備。推進數字化節能升級,提高老設備數控化程度。鼓勵企業使用數控機床、焊接機器人、碼垛機器人等先進設備,提高生產效率。加快鋼鐵企業設備升級改造。

        4. 加快老礦山老城區綠色轉型。開展綠色礦山建設三年行動。實施“十四五”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優化老礦山勘查開發結構布局。加大歷史遺留廢棄礦山治理力度,通過生態重建、輔助再生、轉型利用、自然恢復等方式,修復生態環境。以遼寧省裝配式產業基地撫順新鋼鐵有限公司建筑線材為龍頭,推廣應用裝配式建筑,2022年我市新建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16%。到2024年,建成11個綠色礦山,治理廢棄礦山7703畝。

        5. 加快老品牌振興發展。引導企業參與省、市開展的“遼寧優品”“遼寧老品牌”標準制定、認證工作,積極開展標志保護工作。引導全市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和技藝的老字號企業加快創新發展,增強我市老字號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和發展潛力。動員推薦企業參加各級質量獎評定,充分發揮我市入圍企業的示范作用推廣卓越績效管理模式,鼓勵企業積極創新,持續改進質量管理辦法。引導企業爭創品牌價值500強,動員我市企業參加國家級、省級品牌價值評價,推薦企業參予質量品牌跟蹤服務。深度挖掘老品牌文化,利用“質量月”“首席質量關培訓”等活動,開展老品牌文化宣傳,講好老品牌故事。

        (二)深度開發“原字號”。

        1. 延長石化產業鏈。推動煉化行業優化產能結構,實現煉油、烯烴煉化一體化發展,加快重大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推進撫順石化公司“減油增化”轉型發展,逐步降低成品油產品比重,增產乙烯、丙烯等基礎化工原料。大力發展精深加工,重點發展精細化工及化工新材料產品,支持重點產業化項目和中試基地建設。推進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石蠟精深加工等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推動高新區完成化工園區評估認定。

        專欄三 石化產業鏈建設重點領域

         

        烯烴。發展高端聚烯烴深加工,推進企業實施DCC等轉型升級項目。到2024年,乙烯產能達到90萬噸,聚丙烯產能達到40萬噸,聚乙烯產能達到90萬噸。

        精細化工及化工新材料。發展催化劑、石蠟深加工、環氧乙烷深加工、高性能潤滑油脂、高性能樹脂、高性能合成纖維、特種橡膠、高性能膜材料、表面活性劑及日用化學品等精細化工及化工新材料產品。

        2. 做強冶金產業鏈。壯大鋼鐵工業經濟總量規模,優化特殊鋼產品結構,提升普通鋼產品質量,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拓展下游深加工產品,提升產業鏈附加值,增強產業市場綜合競爭力。重點發展優特鋼,精準發展普通鋼,配套發展炭素材料,穩定上游、做強中游、延伸下游,形成全產業鏈發展新格局,打造國內領先的綠色智能冶金新材料產業基地。

        專欄四 冶金產業鏈建設重點領域

        高品質鋼鐵材料。重點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發展高精特戰略新材料,壯大高溫合金、超高強鋼、高檔工模具鋼、特種不銹鋼、耐蝕合金等特種鋼新材料,重點發展面向航空航天、核電等戰略領域的“三高一特”產品。

        高端建筑用鋼。重點以鋼鐵建筑材料為核心,聚焦裝配式鋼結構行業,發展集設計、裝修、裝飾和鋼構材料一體化的現代化綠色新型建筑材料產業。鼓勵企業向產業下游延伸拓展,加快智能化改造進程。

        3. 做深農產品加工產業鏈。立足全市特色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現狀,建設鮮食玉米、食用菌、山野菜等農產品深加工原料基地。統籌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推進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建設。實施特色農產品綠色品牌創建戰略,推動全市農產品加工知名企業和知名品牌塑造形象、構建渠道、開拓市場,提高品牌影響力和帶動力。推進農產品倉儲物流、農產品精深加工等重點項目建設。

        (三)培育壯大“新字號”。

        1. 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持續壯大產業規模,全面提升行業創新能力,不斷完善產業鏈條,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重點發展建筑工程機械、高端礦山及工程機械、中高端石油煉化設備,積極培育智能裝備制造、高端裝備及配套產業、應急裝備產業,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

        2. 壯大高端新材料產業。發展精細化工和高端化學品,壯大有機化工、精細化工、合成新材料、橡塑蠟深加工產業,依托丙烯、碳四、碳五、碳九、芳烴、塑料、橡膠和石蠟等資源,發展精細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增加產品豐厚度。重點發展特殊鋼、輕合金等冶金新材料,在做強高端材料的同時,發展高端鉆頭、3D裝備等終端工業品。做精做優高端石墨、3D打印材料、環保濾布特色產業。

        3. 推進清潔能源產業。加快推進清原抽水蓄能電站、礦區光伏發電、屋頂分布式光伏等項目建設。積極開展清原抽水蓄能電站二期、西露天礦抽水蓄能電站等項目前期工作。依托區域資源稟賦,積極謀劃采煤沉陷區光伏等產業項目。

        4. 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大力發展化學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加快新產品研發和產業化,依托美亞制藥建設綠色原料藥生產基地。充分發掘東部山區道地藥材資源優勢,建設道地中藥材原料種植基地,加大藥食同源產品開發利用力度,培育壯大中藥材精深加工產業。

        5. 扶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高效加熱等工業節能裝備,低能耗、智能化污水、煙氣處理等工業環保裝備,非電行業廢氣超低排放等治理裝備。推動廢鋼鐵、廢舊輪胎等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推動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

        6. 培育增材制造、儲能材料產業。瞄準未來產業創新高地,培育發展增材制造產業,推進增材制造研發設計、設備加工、市場拓展一體化發展,延伸產業鏈條,帶動配套產業協同發展。培育儲能材料產業發展,利用上游原料優勢,加快新能源電池核心材料產業項目建設,逐步形成產業集聚發展優勢。

        7. 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推進研發設計、知識產權、檢驗檢測、科技成果轉化等高技術服務,推進高新區公共創新服務平臺和孵化器建設,探索建立大學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推進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物流園區建設。推進能源核算評估服務建設,突出能效標準引領,嚴格能效約束,提高行業節能降碳水平。推進現代金融服務業發展,強化實體經濟金融支撐能力建設。

        二、重點工作

        (一)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1. 抓科研攻關,突破“卡脖子”技術問題。建設一批實質性產學研聯盟。圍繞重點產業鏈、創新鏈,組織開展實質性產學研聯盟建設工作。充分發揮聯盟引領作用,在完成省任務的同時,謀劃建設一批市級聯盟,引導“盟主”企業牽頭,聯合優勢科研單位和相關配套企業,圍繞產業上下游進行集成攻關。實施“揭榜掛帥”項目攻關。在化工及精細化工、冶金材料深加工、新型煤化工及煤矸石綜合利用、裝備制造、新型能源等產業領域,組織企業申報省級“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項目,努力攻克一批“卡脖子”關鍵技術。

        2. 抓平臺建設,釋放科技資源創新活力。加快融入遼寧實驗室建設。對標遼寧省實驗室發展規劃和建設方向,圍繞材料、智能制造、精細化工與催化等產業,凝練組織一批重大項目申報國家、省各類科技項目。探索依靠遼寧省實驗室推動我市科技創新各項工作的新模式。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參與建設國家(?。┘夹g創新中心和重點實驗室,支持企業建立內部研發平臺和技術中心。繼續推進遼寧固體廢棄物產業技術研究院和遼寧省石化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

        3. 抓成果轉化,加快實現本地產業化。加快推進中試基地建設。研究制定《撫順市中試基地建設發展實施方案》,積極推進撫順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遼寧固體廢棄物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單位建設一批省級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積極爭取省級科技成果中試驗證項目。強化科技成果撮合對接。組織我市企業參加省“科技成果直通車”“三校五所”等對接活動,開展市級科技成果對接活動。幫助我市企業與中科院、中石化信息中心(國家科技成果網)、大連理工大學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常態化成果對接機制。

        (二)推進企業技術改造。

        4. 推進技術改造。支持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大力推進傳統行業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模式,鼓勵重點“老企業”實施設備更新和生產線升級,瞄準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安全生產能力等不斷優化工藝流程。推進市場前景好、技術含量高、產業鏈水平優、綜合競爭力強的制造企業加快擴能技術改造。

        5. 加快數字化改造。開展裝備聯網、關鍵工序數控化、業務系統云化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推進數字技術在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物流倉儲、經營管理、售后服務等關鍵環節的深度應用。支持企業加大數字化改造投入,實施設備更新和工藝流程優化工程。鼓勵數字車間、智能工廠建設,加快成熟數字場景行業推廣應用。

        6. 實施節能改造。支持冶金、石化、建材、電力等高耗能企業實施技術改造,采用國內外先進節能、節水、節材技術和工藝,提高能源和資源利用效率。推動低碳工藝革新,實施降碳升級改造,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加快重點行業綠色工廠建設,突出行業示范引領作用。

        7. 強化項目建設服務。深入落實《關于加強工業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和管理的指導意見》,對技術改造項目實行從謀劃、立項、建設、投達產、運行等各階段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務,多措并舉幫助企業紓難解困。完善項目包保服務工作機制,突出重點企業、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強化全要素保障。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項目建設審批服務流程,加快項目建設。

        (三)加快數字賦能增效。

        8. 創新發展工業互聯網。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加快企業級工業互聯網節點建設,鼓勵工業企業將生產流程優化與內網改造相結合,推動5G網絡部署應用從生產外圍環節向生產內部環節延伸,挖掘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工業應用場景。著力推進撫順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廠區5G網絡建設項目,助推第三煉鋼廠生產可視化及質量大數據項目的完善;推進撫順罕王傲牛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礦山項目建設,探索冶金礦山企業全流程數字化改造新模式。建立數字化需求、應用場景項目庫,篩選30項重點項目滾動管理,重點調度。

        9. 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圍繞《遼寧省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重點任務,著力開展平臺體系壯大行動。支持重點企業建設跨行業跨領域綜合型工業互聯網平臺,推進資源要素集聚。建設面向重點行業和區域的特色型工業互聯網平臺,推進裝備制造、原材料、消費品等工業互聯網平臺項目建設和運營推廣。發展面向特定技術領域的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圍繞特定工業場景和前沿信息技術,推動建設專業型平臺。推進撫順東工冶金增材制造、罕督木業智能家居、撫順鴻邦裝備環保濾材依托自身發展需要開發建設工業企業互聯網標識解析行業型二級節點。

        10. 加強網絡安全能力建設。全面推動工業互聯網企業網絡安全分類、分級落地實施,面向原材料、裝備制造、消費品、電子信息等行業,針對互聯網工業企業、平臺企業、標識解析企業等加強網絡安全分級防護體系建設。推動中小企業加強網絡安全能力建設。實施中小企業“安全上云”專項行動,協調網絡安全運營服務中心,面向中小企業提供高質量、低成本、集約化的網絡安全產品服務。面向數字化新場景新業務的安全能力建設,加大宣傳力度,提升服務能力,圍繞設備、控制、網絡、標識、平臺、數據安全防護需求,鼓勵企業加強安全技術公關,提升工業互聯網場景化防護能力。

        11. 培育融合發展模式。加快探索互聯網融合發展新路徑,激發企業融合發展活力,培育融合發展新模式新業態。依托我市現有基礎,從裝備制造、石化、冶金、建材、消費品等傳統產業,從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從物流、研發設計等現代服務業,篩選出行業和領域代表性企業、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平臺型企業作為試點,鼓勵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升級,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以點帶面,全面提升產業、行業融合發展水平。加快推進罕督木業智能家居、撫順新鋼鐵綠色建材加工裝配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

        (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12. 優化能源供給結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推進清原抽水蓄能電站一期加快建設,二期加快推進;謀劃推進西露天礦抽水蓄能電站工程。立足區域資源稟賦,積極爭取上級政策及指標支持,加快發展光伏發電產業,因地制宜發展風力發電產業,推進垃圾發電和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打造可再生能源基地。加快電網優化布局,推進智能電網建設。

        13. 推動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分行業有序推進碳達峰工作,在鋼鐵、石化、電力等重點行業建設綠色低碳示范工程項目。嚴格執行國家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產能置換和項目備案等相關規定。深挖節能降碳潛力,探索開展氫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體化等試點。推動水泥錯峰生產常態化,合理縮短水泥熟料裝置運轉時間。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14. 推進產業綠色轉型。實施綠色制造,開發綠色產品,建設綠色工廠和綠色供應鏈,打造綠色工業園區。實施重大工業節能專項監察和企業節能診斷,提升行業能效水平。引導鋼鐵、化工等重點行業企業深入實施清潔生產改造,依法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推進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

        (五)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

        15. 推動產業基礎再造。深入實施《撫順市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實施方案》,大力發展冶金高端新材料、精細化工和高端化學品材料,著力提升性能和質量穩定性,降低材料綜合成本,提升核心競爭力。圍繞石油化工、裝備制造等領域,著力提高專用材料自給保障能力和制備技術水平。聚焦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促進綠色發展,支持應用先進制造工藝、綠色制造工藝和智能制造工藝。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和重點產品示范應用,促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軟件的應用推廣。

        16. 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韌性。做好農產品、能源、礦產等初級產品供給保障。組織建材、鋼鐵與裝配式企業配套,推進裝備制造業企業與產業鏈上下游對接。積極推薦有條件的企業爭取專項政策資金支持,加大對企業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短板產品開發、企業配套、壯大發展等支持力度。

        17. 推動三次產業協同發展。強化工業與農業互補發展,用工業產業鏈思維和全流程管理,促進農產品加工的精深化。以農業發展需求為牽引,加快智能裝備、設施材料、食品加工等涉農工業和信息化全面升級。推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支持重點制造企業行業服務專業化。

        18. 提升頭部企業配套能力。依托頭部企業規劃建設高品質產業集聚區,支持頭部企業延伸產業鏈,大力開展工業領域招商,推動逐步形成以頭部企業為主體、鏈條企業集聚的產業集群生態圈。圍繞頭部企業的重點產業定位,組織產需對接,推動“鏈主”企業和上下游企業構建協同創新聯合體和穩定配套聯合體,實現同步研發、同步制造與運維、同步數字化、同步知識產權,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

        (六)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19.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扎實推進地企融合發展,加快地企深度融合項目建設。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的重要行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提供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建設和公益性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術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因企施策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優化混改企業股權結構,加快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推動央地協同發展。

        20. 培育壯大頭部企業。推進企業兼并重組、上市融資、項目建設,提高引領帶動作用。鼓勵企業參與或主導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制修訂,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自主知名品牌。發揮頭部企業主力軍作用,深度整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資源,促進大中小企業融合發展。

        21. 實施企業梯度培育發展。深入實施《撫順市優質企業梯度培育行動方案》,加強對科技型企業的培養,積極發展“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加強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產品的培育和支持,形成一批有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專精特新”產品。強化專業服務,注重引資、引智、引技相結合,打造一批小而強、小而專、小而優、小而精的特色產品,不斷提高中小企業發展質量和水平。

        22. 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擴大引進內資和利用外資相結合,聚焦優勢重點產業鏈及重點頭部企業,積極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和頭部企業招商。充分發揮商會平臺作用,精心組織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三大招商引資促進周等活動,用好省內省外兩種資源。支持在撫央企擴大投資。

        (七)推動企業創新管理。

        23. 提升企業管理創新水平。建立支持企業管理創新的政策體系,引導企業完善治理結構,防范決策風險。重點圍繞財務、生產、品牌、質量、安全等方面,通過鼓勵企業貫徹執行貫標認證,推進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建設。引導企業創新商業模式,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智能、服務等管理水平。

        24. 鼓勵企業實施精益管理。支持有條件的重點企業強化精益管理,提升企業現代化經營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實力。組織優質民營中小企業參加精益管理培訓,支持企業實施精益管理咨詢項目。發揮第三方咨詢機構專業化作用,為企業提供咨詢診斷和信息服務。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三篇大文章”專班領導,建立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重點任務推進落實工作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完善工業經濟運行的循環暢通機制,強化對重點行業運行監測,加快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建設。完善能源保供應急預案,保障重點行業生產經營用能需求,為重點項目建設實施及投產運行提供能源支撐。

        (二)加強要素保障。貫徹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等產業政策標準,積極做好新標準和目錄落實工作。強化科技要素保障,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功能,推進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強化土地有效供給,推動工業用地實行“標準地”出讓。強化能源要素保障,完善制造業用能統籌機制,滿足企業運營和項目建設用能需求。強化金融要素保障,鼓勵金融機構開展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加大對制造業企業發展信貸投放。

        (三)強化政策支持。大力落實制造業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中小企業減稅降費等政策,強化企業科技研發加計扣除政策執行,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主動與國家、省對口做好銜接,積極申報國家產業基礎再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人工智能等專項,爭取省級各類政策資金支持。全力貫徹市本級有關財政支持政策,重點支持“三篇大文章”建設。

        (四)提供人才支撐。深化政產學研合作,引進培育高端技術人才,推動企業“帶土移植”引進人才團隊,開展技術攻關、創業發展。落實省“興遼英才”創新創業人才計劃,支持企業引進創新創業人才。完善勞動力供需信息發布和對接機制,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推進校企技能人才培訓合作,開展大規模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努力破解企業用工難題。

        (五)營造發展環境。全面落實《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審批服務流程,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深入落實《撫順市民營經濟發展條例》,打造有利于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良好環境。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進矛盾問題化解,營造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加大失信聯合懲戒力度,大力開展清理拖欠賬款工作。加大“三篇大文章”政策宣傳力度,努力營造全員動員、全產業啟動、全社會支持的良好發展氛圍。

         

        附件:深入推進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行動方案任務清單

         


        附件




        深入推進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行動方案任務清單

        序號

        重點任務

        牽頭單位

        責任單位

        實施期限

        一、改造升級老字號

        (一)推動老企業智能升級

        1

        聚焦重點領域,推動規模以上工業老企業全面實施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到2024年,重點推動石化、冶金等關鍵生產線數字化改造,建成10個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2

        通過智能化升級,實現業務、數據和設備上云上平臺。到2024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75%。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二)推動老企業服務化轉型

        3

        圍繞工業設計、定制化服務、網絡化協同等方向開展服務化轉型,推廣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和服務化延伸等應用模式。

        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4

        鼓勵石化、冶金、裝備等傳統重點企業發揮自身優勢,向上下游服務延伸,為行業提供專業化服務。推動工業濾材、木制品加工等傳統行業加快創新平臺建設,采用新技術新模式整合產業上下游資源,提供全行業協同設計、柔性制造服務。

        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三)推進老設備更新改造

        5

        圍繞變壓器、電機、風機、工業泵等重點用能設備,開展節能監察和診斷服務,促進企業實施節能技術改造,淘汰更新高耗能低效率落后設備。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6

        推進數字化節能升級,提高老設備數控化程度。鼓勵企業使用數控機床、焊接機器人、碼垛機器人等先進設備,提高生產效率。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7

        加快鋼鐵企業設備升級改造。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四)加快老礦山老城區綠色轉型

        8

        開展綠色礦山建設三年行動。實施“十四五”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優化老礦山勘查開發結構布局。到2024年,建成11個綠色礦山。

        市自然資源局

        撫順縣人民政府、清原縣人民政府、新賓縣人民政府、東洲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9

        加大歷史遺留廢棄礦山治理力度,通過生態重建、輔助再生、轉型利用、自然恢復等方式,修復生態環境。到2024年,治理廢棄礦山7703畝。

        市自然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委

        撫順縣人民政府、清原縣人民政府、新賓縣人民政府、新撫區人民政府,撫順礦業集團

        2022-2024

        10

        推廣應用裝配式建筑,2022年我市新建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16%。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五)加快老品牌振興發展

        11

        引導企業參與省、市開展的“遼寧優品”“遼寧老字號”標準制定、認證工作,積極開展標志保護工作。增強我市老字號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和發展潛力。

        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

        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12

        引導企業爭取品牌價值500強,動員我市企業參加國家級、省級品牌價值評價,推薦企業參予質量品牌跟蹤服務。

        市市場監管局

        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13

        深度挖掘老品牌文化,講好老品牌故事。

        市市場監管局

        市商務局、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二、深度開發原字號

        (一)延長石化產業鏈

        14

        推動煉化行業優化產能結構,實現煉油、烯烴煉化一體化發展,加快重大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推進撫順石化公司“減油增化”轉型發展,逐步降低成品油產品比重,增產乙烯、丙烯等基礎化工原料。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

        各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2022-2024

        15

        大力發展精深加工,重點發展精細化工及化工新材料產品,支持重點產業化項目和中試基地建設。推進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石蠟精深加工等特色產業集群發展。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

        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2022-2024

        16

        推動高新區完成化工園區評估認定。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建設局、市交通局、市應急管理局

        高新區管委會

        2022-2024

        (二)做強冶金產業鏈

        17

        壯大鋼鐵工業經濟總量規模,優化特殊鋼產品結構,提升普通鋼產品質量,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拓展下游深加工產品,提升產業鏈附加值,增強產業市場綜合競爭力。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

        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18

        重點發展優特鋼,精準發展普通鋼,配套發展炭素材料,穩定上游、做強中游、延伸下游,形成全產業鏈發展新格局,打造國內領先的綠色智能冶金新材料產業基地。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

        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三)做深農產品加工產業鏈

        19

        立足全市特色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現狀,建設鮮食玉米、食用菌、山野菜等農產品深加工原料基地。統籌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推進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建設。

        市農業農村局

        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20

        實施特色農產品綠色品牌創建戰略,推動全市農產品加工知名企業和知名品牌塑造形象、構建渠道、開拓市場,提高品牌影響力和帶動力。推進農產品倉儲物流、農產品精深加工等重點項目建設。

        市農業農村局

        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三、培育壯大新字號

        (一)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

        21

        全面提升行業創新能力,不斷完善產業鏈條,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

        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22

        重點發展建筑工程機械、高端礦山及工程機械、中高端石油煉化設備,積極培育智能裝備制造、高端裝備及配套產業、應急裝備產業,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

        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二)壯大高端新材料產業

        23

        發展精細化工和高端化學品,壯大有機化工、精細化工、合成新材料、橡塑蠟深加工產業,依托丙烯、碳四、碳五、碳九、芳烴、塑料、橡膠和石蠟等資源,發展精細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增加產品豐厚度。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

        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24

        重點發展特殊鋼、輕合金等冶金新材料,在做強高端材料的同時,發展高端鉆頭、3D裝備等終端工業品。做精做優高端石墨、3D打印材料、環保濾布特色產業。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

        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三)推進清潔能源產業

        25

        加快推進清原抽水蓄能電站、礦區光伏發電、屋頂分布式光伏等項目建設。積極開展清原抽水蓄能電站二期、西露天礦抽水蓄能電站等項目前期工作。依托區域資源稟賦,積極謀劃采煤沉陷區光伏等產業項目。

        市發展改革委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國網撫順供電公司、撫順礦業集團

        2022-2024

        (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

        26

        大力發展化學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加快新產品研發和產業化,依托美亞制藥建設綠色原料藥生產基地。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高新區管委會

        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27

        充分發掘東部山區道地藥材資源優勢,建設道地中藥材原料種植基地,加大藥食同源產品開發利用力度,培育壯大中藥材精深加工產業。

        市農業農村局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撫順縣人民政府、清原縣人民政府、新賓縣人民政府

        2022-2024

        (五)扶持節能環保產業

        28

        發展高效加熱等工業節能裝備,低能耗、智能化污水、煙氣處理等工業環保裝備,非電行業廢氣超低排放等治理裝備。

        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科技局、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29

        推動廢鋼鐵、廢舊輪胎等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推動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

        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六)培育增材制造、儲能材料產業

        30

        瞄準未來產業創新高地,培育發展增材制造產業,推進增材制造研發設計、設備加工、市場拓展一體化發展,延伸產業鏈條,帶動配套產業協同發展。

        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市市場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31

        培育儲能材料產業發展,利用上游原料優勢,加快新能源電池核心材料產業項目建設,逐步形成產業集聚發展優勢。

        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七)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

        32

        推進研發設計、知識產權、檢驗檢測、科技成果轉化等高技術服務,推進高新區公共創新服務平臺和孵化器建設,探索建立大學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市市場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33

        推進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物流園區建設。

        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34

        推進能源核算評估服務建設,突出能效標準引領,嚴格能效約束,提高行業節能降碳水平。

        市發展改革委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35

        推進現代金融服務業發展,強化實體經濟金融支撐能力建設。

        市金融發展局

        市財政局、市司法局、人民銀行撫順市中心支行、撫順銀保監分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四、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一)突破卡脖子技術問題

        36

        圍繞重點產業鏈、創新鏈,建設一批實質性產學研聯盟。充分發揮聯盟引領作用,聯合優勢科研單位和相關配套企業,圍繞產業上下游進行集成攻關。

        市科技局

        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37

        在化工及精細化工、冶金材料深加工、新型煤化工及煤矸石綜合利用、裝備制造、新型能源等產業領域,組織企業申報省級“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項目。

        市科技局

        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二)釋放科技資源創新活力

        38

        加快融入遼寧實驗室建設。對標遼寧省實驗室發展規劃和建設方向,圍繞材料、智能制造、精細化工與催化等產業,凝練組織一批重大項目申報國家、省各類科技項目。

        市科技局

        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39

        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參與建設國家(?。┘夹g創新中心和重點實驗室,支持企業建立內部研發平臺和技術中心。

        市科技局

        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40

        推進遼寧固體廢棄物產業技術研究院和遼寧省石化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

        市科技局

        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人民政府,撫順礦業集團、撫順石化公司

        2022-2024

        (三)加快科技成果本地產業化

        41

        加快推進中試基地建設。研究制定《撫順市中試基地建設發展實施方案》,建設一批省級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

        市科技局

        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42

        強化科技成果撮合對接。組織我市企業參加省“科技成果直通車”“三校五所”等對接活動,開展市級科技成果對接活動。幫助我市企業與中科院、中石化信息中心(國家科技成果網)、大連理工大學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常態化成果對接機制。

        市科技局

        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五、推進企業技術改造

        (一)推進技術改造

        43

        支持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大力推進傳統行業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模式。鼓勵重點“老企業”實施設備更新和生產線升級,推進制造企業加快擴能技術改造。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二)加快數字化改造

        44

        開展裝備聯網、關鍵工序數控化、業務系統云化等改造,推進數字化技術在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物流倉儲、經營管理、售后服務等關鍵環節的深度應用。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45

        支持企業加大數字化改造投入,實施設備更新和工藝流程優化工程。鼓勵數字車間、智能工廠建設,加快成熟數字場景行業推廣應用。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三)實施節能改造

        46

        支持冶金、石化、建材、電力等高耗能企業實施技術改造,采用國內外先進節能、節水、節材技術和工藝,提高能源和資源利用效率。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2022-2024

        47

        推動低碳工藝革新,實施降碳升級改造,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加快重點行業綠色工廠建設,突出行業示范引領作用。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四)強化項目建設服務

        48

        深入落實《關于加強工業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和管理的指導意見》,對技術改造項目實行從謀劃、立項、建設、投達產、運行等各階段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務,幫助企業紓難解困。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

        市生態環境局

        2022-2024

        49

        完善項目包保服務工作機制,突出重點企業、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強化全要素保障。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項目建設審批服務流程,加快項目建設。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

        市生態環境局、市應急局、市金融發展局、市營商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2022-2024

        六、加快數字賦能增效

        (一)創新發展工業互聯網

        50

        建立數字化需求、應用場景項目庫,篩選30項重點項目滾動管理,重點調度。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營商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二)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

        51

        重點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推進資源要素集聚。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營商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三)加強網絡安全能力建設

        52

        全面推動工業互聯網企業網絡安全分類、分級落地實施,推動中小企業加強網絡安全能力建設。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營商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四)培育融合發展模式

        53

        加快探索互聯網融合發展新路徑,激發企業融合發展活力,培育融合發展新模式新業態。鼓勵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升級,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以點帶面,全面提升產業、行業融合發展水平。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營商局、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一)優化能源供給結構

        54

        立足區域資源稟賦,積極爭取上級政策及指標支持,加快發展光伏發電產業,因地制宜發展風力發電產業,推進垃圾發電和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打造可再生能源基地。加快電網優化布局,推進智能電網建設。

        市發展改革委

        市自然資源局,有關縣區人民政府,國網撫順供電公司、撫順礦業集團

        2022-2024

        (二)推動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

        55

        分行業有序推進碳達峰工作,在鋼鐵、石化、電力等重點行業建設綠色低碳示范工程項目。

        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2022-2024

        56

        嚴格執行國家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產能置換和項目備案等相關規定。

        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57

        深挖節能降碳潛力,探索開展氫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體化等試點。推動水泥錯峰生產常態化,合理縮短水泥熟料裝置運轉時間。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三)推進產業綠色轉型

        58

        實施綠色制造,開發綠色產品,建設綠色工廠和綠色供應鏈,打造綠色工業園區。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

        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59

        實施重大工業節能專項監察和企業節能診斷,提升行業能效水平。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

        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60

        引導鋼鐵、化工等重點行業企業深入實施清潔生產改造,依法開展清潔生產審核。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

        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八、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

        (一)推動產業基礎再造

        61

        大力發展冶金高端新材料、精細化工和高端化學品材料,著力提升性能和質量穩定性,提升核心競爭力。圍繞石油化工、裝備制造等領域,提高專用材料自給保障能力和制備技術水平。

        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62

        聚焦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促進綠色發展,支持應用先進制造工藝、綠色制造工藝和智能制造工藝。

        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63

        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和重點產品示范應用,促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軟件的應用推廣。

        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二)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韌性

        64

        做好農產品、能源、礦產等初級產品供給保障。

        市發展改革委

        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65

        組織建材、鋼鐵與裝配式企業配套,推進裝備制造業企業與產業鏈上下游對接。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66

        積極推薦有條件的企業爭取專項政策資金支持,加大對企業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短板產品開發、企業配套、壯大發展等支持力度。

        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科技局、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三)推動三次產業協同發展

        67

        強化工業與農業協同發展,用工業產業鏈思維和全流程管理,促進農產品加工的精深化。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

        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68

        以農業發展需求為牽引,加快智能裝備、設施材料、食品加工等涉農工業和信息化全面升級。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

        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69

        推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支持重點制造企業行業服務專業化。

        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科技局、市金融發展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四)提升頭部企業配套能力

        70

        依托頭部企業規劃建設高品質產業集聚區,支持頭部企業延伸產業鏈,大力開展工業領域招商,推動逐步形成以頭部企業為主體、鏈條企業集聚的產業集群生態圈。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71

        圍繞頭部企業的重點產業定位,組織產需對接,推動“鏈主”企業和上下游企業構建協同創新聯合體和穩定配套聯合體,實現同步研發、同步制造與運維、同步數字化、同步知識產權,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九、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一)深化國資國企改革

        72

        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扎實推進地企融合發展,加快地企深度融合項目建設。

        市國資委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73

        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的重要行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提供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建設和公益性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術競爭力的企業集團。

        市國資委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74

        因企施策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優化混改企業股權結構,加快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推動央地協同發展。

        市國資委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二)培育壯大頭部企業

        75

        推進企業兼并重組、上市融資、項目建設,提高引領帶動作用。

        市發展改革委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金融發展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2022-2024

        76

        鼓勵企業參與或主導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制修訂,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自主知名品牌。

        市市場監管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77

        發揮頭部企業主力軍作用,深度整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資源,促進大中小企業融合發展。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三)實施企業梯度培育發展

        78

        加強對科技型企業的培養,積極發展“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

        市科技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79

        加強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產品的培育和支持,形成一批有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專精特新”產品。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四)強力推進招商引資

        80

        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擴大引進內資和利用外資相結合,聚焦優勢重點產業鏈及重點頭部企業,積極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和頭部企業招商。

        市商務局、                          市國資委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81

        充分發揮商會平臺作用,精心組織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三大招商引資促進周等活動,用好省內省外兩種資源。支持在撫央企擴大投資。

        市商務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十、推動企業創新管理

        (一)提升企業管理創新水平

        82

        建立支持企業管理創新的政策體系,引導企業完善治理結構,防范決策風險。重點圍繞財務、生產、品牌、質量、安全等方面,通過鼓勵企業貫徹執行貫標認證,推進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建設。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83

        引導企業創新商業模式,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智能、服務等管理水平。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二)鼓勵企業實施精益管理

        84

        組織優質民營中小企業參加精益管理培訓,支持企業實施精益管理咨詢項目。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85

        發揮第三方咨詢機構專業化作用,為企業提供咨詢診斷和信息服務。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十一、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機制

        86

        進一步加強“三篇大文章”專班領導,建立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重點任務推進落實工作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完善工業經濟運行的循環暢通機制,強化對重點行業運行監測,加快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建設。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政府辦公室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87

        完善能源保供應急預案,保障重點行業生產經營用能需求,為重點項目建設實施及投產運行提供能源支撐。

        市發展改革委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二)加強要素保障

        88

        強化科技要素保障,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功能,推進企業技術中心建設。

        市科技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89

        強化土地有效供給,推動工業用地實行“標準地”出讓。強化能源要素保障,完善制造業用能統籌機制,滿足企業運營和項目建設用能需求。

        市自然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委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90

        強化金融要素保障,鼓勵金融機構開展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加大對制造業企業發展信貸投放。

        市金融發展局

        人民銀行撫順市中心支行、撫順銀保監分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三)強化政策支持

        91

        大力落實制造業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中小企業減稅降費等政策,強化企業科技研發加計扣除政策執行,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

        市稅務局、
        市財政局、
        市科技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92

        主動與國家、省對口做好銜接,積極申報國家產業基礎再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人工智能等專項。

        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93

        全力貫徹市本級有關財政支持政策,重點支持“三篇大文章”建設。

        市財政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四)提供人才支撐

        94

        深化政產學研合作,引進培育高端技術人才,推動企業“帶土移植”引進人才團隊,開展技術攻關、創業發展。落實省“興遼英才”創新創業人才計劃,支持企業引進創新創業人才。

        市科技局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各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2022-2024

        95

        完善勞動力供需信息發布和對接機制,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推進校企技能人才培訓合作,開展大規模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努力破解企業用工難題。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市科技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五)營造發展環境

        96

        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審批服務流程,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進矛盾問題化解,營造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市營商局、市市場監管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97

        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加大失信聯合懲戒力度,大力開展清理拖欠賬款工作。

        市營商局

        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國資委、市司法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98

        加大“三篇大文章”政策宣傳力度,努力營造全員動員、全產業啟動、全社會支持的良好發展氛圍。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2-2024





        附件下載:
        視頻:
        相關報道:
        相關文件:
        相關專題:
        圖解:
        潮吹网

          1. <th id="ux9m7"></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