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構: | 撫順市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2022-04-02 |
信息名稱: | 撫順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 2022年承接省《政府工作報告》任務分解 和責任分工方案的通知 | ||
文號: | 撫政發〔2022〕2號 | 發布日期: | 2022-04-03 |
撫順市人民政府文件
撫政發〔2022〕2號
撫順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
2022年承接省《政府工作報告》任務分解
和責任分工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2022年承接省〈政府工作報告〉任務分解和責任分工方案》已經市政府第十七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抓好落實。
撫順市人民政府
2022年4月2日
(此件公開發布)
2022年承接省《政府工作報告》
任務分解和責任分工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認真貫徹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2022年省《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現就我市承接省《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重點工作,制定分工方案如下:
一、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
1.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商務局等,各縣區人民政府
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左右。
牽頭單位:市財政局
責任單位:市稅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以上。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4.糧食產量穩定在480億斤左右。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左右,進出口總額增長6%左右。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6.城鎮新增就業45萬人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
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責任單位: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7.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8.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9.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0.能耗強度目標在“十四五”規劃期內統籌考慮,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全力以赴穩增長,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一)狠抓宏觀政策落地見效。
11.保證財政支出力度,優先投向重點工程,加大市政管網、老舊小區改造、水利工程、交通能源、產業升級、民生工程等領域支持力度。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
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等,各縣區人民政府
12.強化對企業精準幫扶,全力穩住裝備制造、石油化工、冶金三大產業,抓好要素保障、產業鏈保供和市場開拓。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自然資源局、市金融發展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3.落實好更大力度的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制造業、風險化解等支持力度。
牽頭單位:市財政局、市稅務局
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金融發展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4.持續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獲得性和便利度。
牽頭單位:市金融發展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營商局、人民銀行撫順市中心支行、撫順銀保監分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5.實施企業上市五年倍增計劃,支持“專精特新”企業上市融資。
牽頭單位:市金融發展局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國資委,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千方百計擴大有效投資。
16.加快建設沈白高鐵。
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責任單位:撫順縣人民政府、新賓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東洲區人民政府、順城區人民政府
17.建設改造國省干線公路2200公里。
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8.加大裝備制造、石油化工、冶金等產業技術改造力度。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9.狠抓招商引資,深化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做好上門招商,大力開展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招商引資促進周活動。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相關各部門
20.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增長10%以上。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相關各部門
(三)促進消費擴容升級。
21.開展全省促消費系列活動,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活動。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2.提振餐飲住宿服務消費。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人民政府
23.提振醫療健康服務消費。
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醫保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4.提振文旅體育服務消費。
牽頭單位: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人民政府
25.提振養老家政等服務消費。
牽頭單位:市民政局、市商務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人民政府
26.規范發展網絡直播、平臺經濟。
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責任單位:市委網信辦、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商務局、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市稅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7.支持各地改造升級商業步行街、夜間消費集聚區,健全社區商業配套設施,實施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行動。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28.深入實施質量強省戰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
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責任單位:市質量強市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29.振興消費品產銷老品牌。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30.推動紅色旅游、生態旅游、濱海旅游、冰雪溫泉旅游高質量發展,打造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
牽頭單位: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四)推動外貿穩量提質。
31.抓住RCEP實施契機,指導企業用好零關稅、原產地累積等規則,拓展外貿新空間。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責任單位:撫順海關,各縣區人民政府
32.提升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綜合保稅區等平臺能效,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海外倉、保稅維修等外貿新業態。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33.優化進出口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三、堅定不移抓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34.圍繞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要求,聚力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在小切口、小場景上不斷突破,切實提高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獲得感。
牽頭單位:市營商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一)全面加強法治環境和信用環境建設。
35.自覺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解決問題,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
牽頭單位:市委法治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責任單位:市委法治建設委員會成員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36.加大失信聯合懲戒力度,有效治理惡意拖欠賬款和逃廢債行為。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國資委、市營商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37.各級政府必須嚴格兌現承諾、嚴禁失信違諾,自覺做誠實守信的堅定踐行者、維護者。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營商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
38.全面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推進照后減證。
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商務局、市營商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39.編制完成省市縣三級行政許可事項清單。
牽頭單位:市營商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40.推行企業簡易注銷程序,暢通準入準營和退出通道。
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41.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全覆蓋、全要素改革,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諾”。
牽頭單位:市營商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42.推進電子證照、電子簽章全面應用和互通互認。
牽頭單位:市營商局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43.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深化“雙隨機一公開”“互聯網+監管”和信用監管,以公正監管保證公平競爭。
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營商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44.探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改革,讓惠企政策應享盡享、即享即兌。
牽頭單位:市營商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三)加快建設數字政府。
45.以數字政府建設倒逼改革,優化政務流程,推進業務協同,提升政務效能。建設一體化數據資源管理和應用支撐系統,聚焦只提交一次材料、高效辦成一件事,加快推進“一網通辦”,全面提升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和“遼事通”應用水平,高頻政務服務清單內事項實現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
牽頭單位:市營商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46.推動省域治理“一網統管”,提升應急管理、食藥品監管等智慧治理水平。
牽頭單位:市應急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營商局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47.以“一網協同”倒逼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建設一體化協同辦公平臺,推動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區協同聯動。
牽頭單位:市營商局
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各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四)全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48.聚焦市場主體關切,提升涉企服務質量。各級政府、各部門要主動走進企業、走進項目工地,全力服務企業發展,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痛痛快快辦事、公公正正服務。
牽頭單位:市營商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49.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扎實推進遼寧沈陽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
牽頭單位:市國資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50.推進國資國企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壓減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
牽頭單位:市國資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51.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促進國企強身健體、提質增效。
牽頭單位:市國資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52.因企施策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牽頭單位:市國資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53.深化央地國企戰略合作,支持在遼央企轉型升級。
牽頭單位:市國資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54.實施民營經濟市場主體培育計劃,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責任單位:市促進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55.清理政府采購、招投標等領域不合理限制,嚴控涉企收費,持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56.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依法有效監管,支持和引導資本規范健康發展。
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57.弘揚企業家精神,引導企業守法經營,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牽頭單位:市總工會、市工商聯
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58.保障企業合法權益。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應急局、市國資委、市市場監管局、市金融發展局、市營商局、市稅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四、持之以恒強創新,促進動能加快轉換
(一)培育壯大創新主體。
59.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研發投入后補助等政策,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牽頭單位:市科技局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60.深入實施科技企業培育計劃,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4000家、高新技術企業1500家。
牽頭單位:市科技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61.聚焦市場需求,新組建實質性產學研聯盟200個、提升類聯盟600個,實施“揭榜掛帥”項目200項。
牽頭單位:市科技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62.高起點建設樞紐型技術交易市場,省內落地轉化科技成果4000項以上。
牽頭單位:市科技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提升創新平臺能級。
63.支持以企業為主體,新建盤錦精細化工、錦州松山湖新材料等20家中試基地。
牽頭單位:市科技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64.支持產業鏈大中小企業打造共性技術平臺,融通創新發展。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三)激發創新人才活力。
65.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省戰略,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環境。升級實施“興遼英才計劃”,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深化“柔性引才”體制機制,持續推進“帶土移植”行動,引進100個高層次人才團隊。
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66.強化人才梯度培育,優化人才創新創業獎補政策,新增科技領軍人才50名、高技能人才5萬人,儲備一批中青年科技人才。
牽頭單位: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67.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培育一批大國工匠、遼寧工匠,打造技工強省。
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總工會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四)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68.推進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行動,賦予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人財物使用自主權。
牽頭單位:市科技局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69.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
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70.加大省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投入力度,更好發揮孵化器、眾創空間作用。
牽頭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71.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引領社會尊重人才、崇尚創新。
牽頭單位:市科技局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五、精準施策調結構,奮力做好 “三篇大文章”
72.制定實施三年行動方案,以工業振興引領全面振興,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建設數字遼寧、智造強省。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一)做強做大產業集群。
73.鞏固基礎優勢,著力轉型升級,加快建設三個萬億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世界級石化和精細化工產業基地、世界級冶金新材料產業基地。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74.著力提升頭部企業本地配套率,實施一批延鏈、補鏈、強鏈重點項目。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75.建立市級牽頭抓總、市縣具體推動,抓基地、抓產業集群和產業鏈的工作機制。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76.完善產業園區配套,推進工業項目標準地供給,促進資源集約利用、項目高效落地。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局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77.穩妥有序開展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培育50個以上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持沈陽“雙千兆”城市建設。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通信管理辦公室,各縣區人民政府
78.深入實施智能化提升工程,推廣工業數字化應用場景,建設一批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79.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營商局
責任單位:市委網信辦、市公安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生健康委,各縣區人民政府
80.利用數字技術,推動服務業轉型升級,開展智慧農業應用。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81.規范數字經濟發展,營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營商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三)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
82.加強創新主體協同研發,推動工業強基項目,在新材料、精細化工、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研制一批重大創新產品。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83.做好傳統基礎工藝傳承與發展。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84.扶持裝備首臺(套)、材料首批次、軟件首版次推廣應用。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85.推動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道路,促進大中小企業融合發展。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四)推進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
86.著力發展工業研發、工程設計、工業軟件開發應用、檢驗檢測等高技術服務業,新培育認定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30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10家。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87.鼓勵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88.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會展經濟。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六、統籌兼顧促協調,推進“一圈一帶兩區”成勢見效
(一)加快建設沈陽現代化都市圈。
89.推進都市圈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布局分工協作、公共服務一體高效、生態文明共建共享。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90.嚴控城鎮開發邊界,注重留白留璞增綠。
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91.鼓勵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先行先試,形成更多制度性創新成果。加快沈陽、撫順同城化發展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高水平建設遼東綠色經濟區。
92.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大生態補償力度,建立綠色績效考核評價體系。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93.大力發展現代中藥、林下經濟、康養醫療等綠色產業。
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自然資源局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醫保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三)大力發展縣域經濟。
94.加快特色鄉鎮發展,推進中心鎮建設,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95.發展“飛地經濟”,完善利益分享機制,共建產業園區。做強做優“一縣一業”,努力培育一批農業強縣、制造強縣、商貿強縣、文旅強縣,盡快補齊縣域經濟短板、抬高遼寧高質量發展底板。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七、扎扎實實強基礎,穩步推進鄉村振興
96.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農民增收為核心,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建設農業強省。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一)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97.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落實耕地保護建設硬措施,堅決遏制“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建設高標準農田390萬畝,分類實施黑土地保護項目1000萬畝。
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市現代農業及扶貧開發促進中心,各縣區人民政府
98.擴大大豆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開展良種聯合攻關,積極爭創北方粳稻育種技術創新中心。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市現代農業及扶貧開發促進中心,各縣區人民政府
99.推進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病險水庫除險加固。
牽頭單位:市水務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00.提高農機裝備水平。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加快振興鄉村產業。
101.支持特色種養殖,新增設施農業10萬畝,大力發展精品漁業,做好生豬產能調控,擴大牛羊養殖規模。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02.培育壯大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做優做精糧油、畜禽、水產品、果蔬、飼料、道地藥材等產業鏈。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03.加快發展鄉村旅游業,推動農村三次產業融合。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三)持續深化農村改革。
104.認真抓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05.做好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試點。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06.穩步推進土地經營權流轉。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07.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局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08.壯大村集體經濟。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市財政發展服務中心,各縣區人民政府
109.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強化鄉村振興項目和各類工商資本下鄉項目與農民利益聯結,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四)深入推進鄉村建設。
110.加快編制村莊布局規劃和建設規劃。
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11.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完善農村廁所改造模式和運營維護機制,因地制宜開展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供水工程建設。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水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12.持續推進農村電網升級改造。
牽頭單位:國網撫順供電公司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13.打造1000個以上美麗宜居村。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八、更高水平擴開放,打造開放合作新高地
114.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統籌投資、貿易、通道和平臺建設,加快建設東北亞經貿合作中心樞紐。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各縣區人民政府(一)暢通海陸大通道。
115.深度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穩健推進企業“走出去”。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提升開放平臺能級。
116.加快經濟開發區、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17.辦好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
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18.辦好遼寧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活動。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三)加大區域合作力度。
119. 主動對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深化蘇遼、京沈、滬連對口合作,推進科技聯合攻關、產業協同發展、園區共建共營。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20. 推動完善東北三省一區協作機制,加強跨省通道建設,共建東北東部綠色經濟帶和東北西部生態經濟帶。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21. 做好援疆、援藏工作。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九、堅持不懈優生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一)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122. 推進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化行業碳達峰行動,堅決防止一刀切、運動式減碳。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23. 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氫能等新能源,加快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穩步優化能源供給結構,保障能源充足供應,著力建設清潔能源強省。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國網撫順供電公司,各縣區人民政府
124. 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25. 實施一批節能減污降碳改造項目。推進城鄉清潔供暖,推廣城市綠色智慧公交,提升充換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國網撫順供電公司,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126.鞏固大氣治理成效,突出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27.強化河湖長制。
牽頭單位:市水務局
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28.鞏固地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成果,開展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排查整治。
牽頭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29.深入開展遼河干支流重點排污口整治,河流斷面水質全面達到國家考核標準。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30.深入推進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31.堅決抓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應急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三)強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132.加快實施遼渾太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加大力度推進遼西北防風治沙固土和遼東山區生態屏障建設。
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水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33. 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水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34.全面推行林長制,開展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建設,新增營造林130萬畝、防沙治沙26萬畝。
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35.加快遼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建設,鞏固灘區封育成果。
牽頭單位:市水務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36.加強大伙房水庫等飲用水源保護。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市大伙房水源環境治理和保護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撫順縣人民政府、清原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新賓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東洲區人民政府
137.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持續實施壓采地下水行動,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
牽頭單位:市水務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38.開展綠色礦山建設三年行動,生態修復治理歷史遺留礦山3萬畝。
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39.支持撫順、阜新等地露天礦坑綜合治理與整合利用。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相關縣區人民政府
140.強化“三線一單”落地應用,保障生態環境安全。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十、傾情傾力保民生,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一)強化就業優先導向。
141.落實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加強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創業政策支持,加大對退役軍人、農民工、殘疾人和城鎮困難人員就業幫扶力度,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殘聯等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42.健全靈活就業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障政策。
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責任單位:市醫保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43.加強農民工技能培訓,保障農民工工資及時足額支付。
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責任單位:市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44.實施“技能遼寧”行動,高水平建設一批孵化、見習和培訓基地,促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著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145.做好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對接工作,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46.穩步推進失業保險省級統籌制度落實。
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47.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完善按要素分配制度,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
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
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各縣區人民政府
148.實施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改革,建立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擴大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使用范圍。
牽頭單位:市醫保局
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各縣區人民政府
149.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牽頭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50.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3.2萬套。
牽頭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51.深入推進城市更新先導區建設。
牽頭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人民政府
152.改造老舊小區1000個。
牽頭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53.加大文明城市創建力度,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
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54.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開展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推進智慧健康養老,增加醫養結合服務供給。
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55.完善積極生育支持政策,切實減輕家庭生育養育負擔。
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三)繁榮發展社會事業。
156.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實施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57.推進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58.深化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堅決推進“雙減”工作。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59.提升縣域普通高中辦學水平。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相關縣區人民政府
160.深入推動部省共建整省推進職業教育。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市衛生健康委,各縣區人民政府
161.實施健康遼寧行動。
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責任單位:“健康撫順2030”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62.深化三醫聯動。
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醫保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63.支持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64.加快建設中醫藥強省。
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責任單位:市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65.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66.加強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和精神衛生工作。
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67.建設文化強省,深化文化事業單位、國有文化企業改革,優化文化產業結構。
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
責任單位: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68.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遼寧段)建設,加強紅山文化社會文明化進程研究。
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69.深度挖掘紅色資源,弘揚紅色文化。
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
責任單位: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70.推出更多反映時代風貌、謳歌人民創造的“遼寧號”精品。
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
責任單位: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71.實施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提質創優工程。
牽頭單位: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72.建設智慧廣電、智慧圖書館和公共文化云平臺,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牽頭單位: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73.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覆蓋。
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74.服務助力北京冬奧會。
牽頭單位: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75.積極申辦第十五屆全國冬運會。
牽頭單位: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76.辦好第十四屆省運會。
牽頭單位: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77.辦好省殘運會。
牽頭單位:市殘聯
責任單位: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78.大力發展“三大球”等傳統優勢項目。
牽頭單位: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79.發展冰雪等各類體育運動。
牽頭單位: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80.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建設體育強省。
牽頭單位:市文化旅游和廣電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十一、標本兼治防風險,守牢安全發展底線
(一)穩妥有序化解風險。
181.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方針,堅持快出手、慢撒氣、穩預期,從嚴壓實地方屬地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持續分類推進城商行和農信機構改革,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底線。
牽頭單位:市金融發展局
責任單位:市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成員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82.穩妥化解政府存量債務,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
牽頭單位:市財政局
責任單位:市直各相關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83.嚴肅財經紀律,政府堅持過緊日子,加強財政資金監管,落實好中央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加大省級財政對縣以下支持,兜牢基層“三?!钡拙€,保障基層正常運轉。
牽頭單位:市財政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增強初級產品保障能力。
184.完善能源礦產保障儲備供給體系,開展新一輪地質找礦行動。
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85.加強煤電油氣運等調節。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
責任單位:市國資委、國網撫順供電公司,各縣區人民政府
186.做好糧油肉蛋奶果蔬等保供穩價。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市場價格調控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87.維護電力、供水、油氣、通信、網絡等重要基礎設施安全。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水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國網撫順供電公司、市通信管理辦公室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人民政府
188.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資源全面節約、集約、循環利用。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三)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
189.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決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全鏈條精準防控“動態清零”總方針,堅持“人、物、環境同防”,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礎,進一步提升疫情防范和早發現早處置能力。壓緊壓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補齊短板、堵塞漏洞,精細精準落實防控措施,切實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牽頭單位: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
責任單位: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成員單位,各縣區指揮部
(四)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遼寧。
190.加強應急能力體系建設,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
牽頭單位:市應急局
責任單位:市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單位,市減災委員會成員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91.堅決防范安全生產重特大事故。
牽頭單位:市應急局
責任單位:市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92.強化食品藥品、疫苗全過程監管。
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93.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牽頭單位:市委政法委
責任單位:市直相關單位,各縣區
194.抓好“八五”普法。
牽頭單位:市司法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95.依法依規做好群眾信訪工作。
牽頭單位:市信訪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96.健全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牽頭單位:市公安局
責任單位: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197.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
牽頭單位:市委政法委
責任單位:市掃黑除惡斗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198.嚴厲打擊暴力恐怖活動和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
牽頭單位:市公安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199.嚴密防范個人極端案(事)件發生。
牽頭單位:市委政法委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衛生健康委、市信訪局、市婦聯,各縣區人民政府
200.做好重大活動安保維穩工作,維護公共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牽頭單位:市公安局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市衛生健康委,各縣區人民政府
201.加強新時代國防動員建設,強化新興領域新質力量國防動員建設運用。
牽頭單位:撫順軍分區
責任單位:市委軍民融合辦、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等市國防動員委員會成員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202.完善退役軍人服務體系和保障制度。
牽頭單位: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203.加強兵役征集和軍事設施保護。
牽頭單位:撫順軍分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204.深化國防教育和雙擁共建,鞏固軍政軍民團結。
牽頭單位: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撫順軍分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十二、繼續辦好10件民生實事
205.新改建、維修改造農村公路5500公里,建設一事一議村內道路5500公里。
牽頭單位: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財政發展服務中心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206.改造農村危房8000戶。
牽頭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鄉村振興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07.幫助6萬名以上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
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責任單位: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208.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40.6萬高校畢業生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達到85%。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
責任單位: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209.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80元。
牽頭單位:市民政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210.提高康復救助標準,為6200名14歲以下符合救助條件的殘障兒童提供康復救助。
牽頭單位:市殘聯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211.建設30個示范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牽頭單位:市民政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212.建設63個基層中醫館,實現全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全覆蓋。
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213.每個縣(市)區至少一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門診慢特病費用跨省直接結算。
牽頭單位:市醫保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214.完成26個縣級婦幼保健機構特色??平ㄔO。
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十三、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215.強化政治建設,履行政治使命。強化法治建設,堅持依法行政。強化能力建設,增強干事本領。強化作風建設,提高落實成效。強化廉政建設,做到廉潔奉公。
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216.加強和改進政府立法工作,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
牽頭單位:市司法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217.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重拳整治行政執法存在的突出問題,防止濫用自由裁量權。
牽頭單位:市司法局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應急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等,各縣區人民政府
218.推進政務公開,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社會輿論監督,讓政府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室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219.加強對重大工程、重點領域、關鍵崗位的效能監察和審計監督。
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審計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